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以“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为主题,开展了“七个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具体包括:
一场档案专题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推进学校档案工作提质增效,6月7日上午,档案馆邀请上海市档案局二级巡视员、业务指导处杨红处长进行专题讲座《规范·明责——新时代档案法治思维与方式》。讲座由副校长蒋明军教授主持。全校119名兼职档案员、30名信息管理系师生,以及校档案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专题学习。杨处长从档案与档案工作的基本认识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法定档案的概念以及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三个走向”重要论断,从法治角度对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四重档案”和红色档案管理、档案日常管理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蒋明军在总结中指出,讲座内容精彩生动,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广度,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档案工作,提升专兼职档案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希望大家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人人都是档案员”的理念,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共同为推动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系列档案业务培训
5月30日,档案馆组织召开了“2024届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培训会议”,为全校的毕业班辅导员归档工作提供了详细指导。副馆长黄仁彦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罗丹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历年毕业生转档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余灿老师则对毕业生材料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及归档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韩宇澄老师对奉贤校区毕业生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6月7日上午,我校兼职档案员归档工作培训会在会议中心1号报告厅举行。馆长徐松如对各单位重视档案工作并积极参与业务培训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档案资源收集归档的重要性。位慧慧老师解读了《上海师范大学四重档案收集管理办法》,详细讲解了党政、科技等类型档案的整理立卷及常见问题的解决途径。陈瑶老师则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流程、归档范围和要求、以及去年归档过程发现的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李菁老师重点讲解了声像和电子档案的移交说明,为兼职档案员老师进行声像及电子档案归档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会上,档案馆还为每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发放了《上海师范大学档案归档辅导手册》。
一次普法推文宣传
为了使档案法普及更加生动易懂,档案馆采用漫画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的亮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通过“上海师大档案博物校史”微信公众号的广泛传播,实现了档案普法宣传的目的,激发了公众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
一批珍贵档案捐赠
近日,档案馆还接收了一批珍贵档案的捐赠,包括原校长杨德广教授的44篇文章手稿,原校长朱鸿鹗教授的3本工作笔记,著名苔藓植物学家曹同教授亲手绘制的显微镜下原图、植物图版、备课笔记共24件,著名数学家郭本瑜教授的著作原稿和大学时代学习笔记25件,语言学研究专家何伟渔教授的备课笔记和相册22件,历史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的著作和荣誉证书18件。这批珍贵的档案不仅生动记录了我校教师们的工作成就和科研成果,更深刻体现了师大人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高尚品格,以及他们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校档案馆的馆藏资源,成为我们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宝贵资料。
一场讲解员欢送会
6月6日,校史馆和博物馆为今年毕业的志愿者讲解员们举行了一场温馨而朴素的欢送会,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感谢他们为校史馆和博物馆的辛勤付出。这些志愿者在馆服务时长三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展馆的日常运营和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参与讲解工作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一场展览
本次展览以“星星之火”“中流砥柱”“走向胜利”“当家作主”四大篇章为主线,汇聚《向导》《红色中华》《新上海》《红旗》等百余份珍贵的红色报刊原版珍品。展览融合实物展示、文字解说、图片再现等多元形式,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饱满的战斗精神、卓越的智慧、满腔的热血与无畏的牺牲,共同铸就永载史册的辉煌篇章。
一次场馆打卡
通过“上海师大档案博物校史”微信公众号,诚挚邀请毕业生们前往博物馆和校史馆参观打卡,用镜头定格那些值得纪念的瞬间,并推荐毕业生收藏两馆独特的套色印,留存珍贵的大学时光回忆。
档案馆将以此次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好”“两服务”要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档案资源收集力度,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