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法》所称的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
3、档案是由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文件就是档案。(×)
4、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5、所有材料都应该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移交。(×)
6、文件材料的题名不能随意更改或者简化。(√)
7、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
8、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销毁档案。(×)
9、机关应归档纸制文件材料中,有文件发文稿纸、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
10、为保护档案和节约能源,档案库房应采用自然光源。(×)
11、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保存价值鉴定指导性文件。(√)
12、档案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档案交接手续。(√)
13、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身份证件也可以查找利用自己的婚姻档案或人事档案。(×)
15、本单位人员需借出档案、资料,必须登记,未履行登记手续的,不予提供档案、资料。(√)
16、个人和组织利用档案时,不得涂改、伪造、损毁、丢失档案并不得泄密,但可以任意抄录、复制档案。(×)
17、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提供档案利用过程中,一律不准收取任何费用。(√)
18、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复印件形式代替原件。(×)
19、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涂改档案的可以给予罚款。(√)
20、对违反档案法构成犯罪的行为,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单选题(共30题)
1、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6月25日,上海师范大学档案馆建立。
A.1960年
B.1981年
C.1990年
D.1991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960年4月我校成立档案室,统一管理全院党政工团的档案;1981年10月,档案室发展成综合性的档案室;1991年6月25日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成立档案馆。
2、2007年11月,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将每年的()定为“国际档案日”。
A.6月9日
B.6月19日
C.7月9日
D.8月8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07年11月,为庆祝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3、《档案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6月20日修订通过,自()起施行。
A.2021年1月1日
B.2020年7月1日
C.2020年6月20日
D.2021年7月1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6月20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4、档案的(),是档案不同于和优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
A.参考作用
B.历史作用
C.法律作用
D.凭证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5、档案最主要特点是()。
A.原始性
B.记录性
C.原始记录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6、迄今我国所发现的最早档案是()档案。
A.结绳
B.甲骨
C.刻契
D.陶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原始记录,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
7、我国封建社会官员铨选、任用过程中形成的人事档案,被称为()。
A.手实
B.起居注
C.甲历
D.记注档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唐代中央三省每年铨选官吏,凡参加铨选入仕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考绩及三省的拟官、解官、委官等都要记录存档,这些记录档案被称为甲历。
8、目前发现的中共中央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文件处置办法》
B.《中央办公厅承办电报及归档程序》
C.《会计规则》
D.《中共中央关于中央各部委处理机密文件的制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件处置办法》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于1931年制定的关于档案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瞿秋白起草,周恩来批准试行。它是目前发现的中共中央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原件现存中央档案馆。
9、太阳光能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其中()对档案制成材料有较大危害力。
A.可见光
B.紫外线
C.紫色光
D.红外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档案材料最为敏感的是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这种光波对档案材料的破坏最为严重。
10、档案库内的霉菌大多数属于()微生物。
A.好氧性
B.厌氧性
C.兼性
D.缺氧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库内的霉菌大多数属于好氧性微生物。
11、对档案危害最大的虫期是()。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档案危害最大的虫期是幼虫期。
12、档案库房选用人工光源照明,以()为光源为好。
A.彩色灯
B.日光灯
C.紫外灯
D.白炽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为防止紫外线对档案的危害,档案库房宜选用白炽灯作为人工照明光源,如采用荧光灯时,应对紫外线进行过滤。
13、当档案库房外绝对湿度低于库内时,一般可以通风,其效果是()。
A.增温
B.降温
C.增湿
D.降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档案库房外绝对湿度低于库内时,一般可以通风,其效果是降湿。
14、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载体和字迹应该符合()。
A.耐久性
B.稳定性
C.美观性
D.服务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无论从保存历史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开发信息资源的角度考虑,都要求档案能长久保存。字迹材料的耐久性是关系到档案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15、档案纸张材料应采用()。
A.无酸纸
B.铅画纸
C.宣纸
D.复写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不同酸度的纸张其耐老化性能是不一样的,各项性能随着酸度的增加其耐老化性能迅速降低,酸度越高(即PH值越低)纸张的寿命就越短。档案纸张材料采用无酸纸,可以提高档案纸张的寿命。
16、《档案法》规定,要坚持()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A.档案行政部门
B.中国共产党
C.各级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1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馆不得拒绝接收。
A:定期
B:及时
C:随时
D:按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馆不得拒绝接收。
18、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制定。
A:国家档案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
D:档案保管单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一条: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19、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年向社会开放。
A.十
B.十五
C.二十五
D.三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
20、档案开放的具体办法由()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A.国家
B.省级
C.县级
D.乡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七条:档案开放的具体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21、档案馆不按规定开放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投诉。
A.档案主管部门
B.档案中介机构
C.市场监督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八条:档案馆不按规定开放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档案主管部门投诉。
22、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档案违法行为,有权向()举报。
A.档案馆
B.档案主管部门和有关机关
C.公安机关
D.同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四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档案违法行为,有权向档案主管部门和有关机关举报。
23、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
A.目录
B.内容
C.简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八条: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
24、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公布。
A.有权
B.无权
C.经批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二条: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档案所有者有权公布。
25、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形式作为凭证使用。
A.文字
B.图表
C.声像
D.电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七条: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
26、档案馆可以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备份保管。
A.异地
B.同地
C.多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九条:档案馆可以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保管。
27、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建设,并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A.档案信息化
B.档案电子化
C.档案数字化
D.档案虚拟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五条: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28、擅自运送、邮寄、携带或者通过互联网传输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予以没收、阻断传输。
A.海关或者有关部门
B.档案主管部门
C.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D.国家安全机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五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运送、邮寄、携带或者通过互联网传输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或者有关部门予以没收、阻断传输。
29、档案主管部门发现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存在档案()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消除档案安全隐患。
A.毁损
B.擅自销毁
C.安全隐患
D.被篡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四十五条:档案主管部门发现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存在档案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消除档案安全隐患。
30、明知存在档案安全隐患而不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档案损毁、灭失,或者存在档案安全隐患被责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
A.调离岗位
B.罚款
C.依法给予处分
D.写检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四十八条: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三、多选题(共30题)
1、目前,我校档案馆实行三馆一体化管理,具体包括()、()、()三个馆。
A.档案馆
B.博物馆
C.校史馆
D.声像馆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1991年,档案馆成立。2004年10月校史馆成立,由档案馆负责管理。2006年10月,学校撤销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独立行政建制,划归档案馆,至此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三馆一体化管理。
2、档案整理工作的目的是()、()。
A.提供利用
B.便于保管
C.便于鉴定、销毁
D.便于统计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是为了便于保管、便于利用。
3、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应当遵守查阅档案的有关规定,不得()、()、()、()。
A.涂改
B.损毁
C.丢失
D.伪造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应当遵守查阅档案的有关规定,不得涂改、损毁、丢失、伪造。
4、《档案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A.文字
B.图表
C.声像
D.音像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5、从事档案()、()、()、()及其()活动,适用《档案法》。
A.收集
B.整理
C.保护
D.利用
E.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条: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6、为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制定本法。
A.加强档案管理
B.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制定本法。
7、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A.国家机关
B.武装力量
C.政党
D.团体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五条: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8、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
A.收集
B.整理
C.保护
D.利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
9、对在档案()、()、()、()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A.收集
B.整理
C.保护
D.利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七条:对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10、国家()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
A.加强
B.支持
C.业务素质
D.工作技能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一条,国家加强档案工作人次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1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依法健全()。
A.档案工作责任制
B.档案管理制度
C.归档制度
D.信息化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二条: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12、档案工作实行()、()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A.统一领导
B.分级管理
C.统一管理
D.分级领导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四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13、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确定档案机构或者()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和()。
A:企业事业单位
B:档案工作人员
C:监督
D:指导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确定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1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依法健全()。
A.档案工作责任制
B.档案管理制度
C.归档制度
D.信息化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二条: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15、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便于对档案的()。
A:管理制度
B:收集制度
C:利用
D:保管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九条: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
16、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下列材料,应当纳入归档范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归档的。
A.反映机关、团体组织沿革和主要职能活动的
B.反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及维护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权益和职工权益的
C.反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活动的
D.反映历史上各时期国家治理活动、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历史面貌、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三条: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下列材料,应当纳入归档范围:
(一)反映机关、团体组织沿革和主要职能活动的;
(二)反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及维护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权益和职工权益的;
(三)反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活动的;
(四)反映历史上各时期国家治理活动、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历史面貌、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归档的。
17、档案馆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收()的档案外,还可以通过接受()、()、()等方式收集档案。
A:移交
B:捐献
C:购买
D:代存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七条:档案馆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收移交的档案外,还可以通过接受捐献、购买、代存等方式收集档案。
18、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加强档案安全(),提高档案安全()。
A.安全工作机制
B.风险管理
C.应急处置能力
D.保密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十九条: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档案安全风险管理,提高档案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19、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严禁()、()给()或者()。
A.出卖
B.赠送
C.外国人
D.外国组织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二条: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严禁出卖、赠送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20、向国家捐献()、()档案的,国家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重要
B.珍贵
C.任何
D.一般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二条:向国家捐献重要、珍贵档案的,国家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1、禁止()属于()所有的档案。
A.出卖
B.买卖
C.公民
D.国家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三条:禁止买卖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22、()()()()等类档案,可以少于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
A.经济
B.教育
C.科技
D.文化
E.国家安全
F.重大利益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七条: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类档案,可以少于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
23、涉及()或者()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可以多于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
A.经济
B.教育
C.科技
D.文化
E.国家安全
F.重大利益
正确答案:EF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七条: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可以多于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
2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和其他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
A.经济建设
B.国防建设
C.教学科研
D.个人兴趣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
25、档案馆应当不断(),(),(),(),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
A.完善利用规则
B.创新服务形式
C.强化服务功能
D.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二十八条:“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不断完善利用规则,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
26、向档案馆()、()、()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优先利用该档案。
A.移交
B.捐献
C.寄存
D.查阅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一条:向档案馆移交、捐献、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优先利用该档案。
2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积极推进()建设,与()()等相互衔接。
A.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业务系统
D.数据库系统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等相互衔接。
28、电子档案应当()、()、()。
A.来源可靠
B.程序规范
C.要素合规
D.安全可用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七条:电子档案应当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
29、电子档案应当通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或者()向档案馆移交。
A.网络
B.存储介质
C.数据库
D.移动硬盘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三十九条:电子档案应当通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档案馆移交。
30、国家推进()建设,推动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利用。
A.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B.跨区域
C.跨部门
D.跨国家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档案法》第四十一条:国家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